当前信息:88岁老人股骨骨折“碎成渣”,“第三只眼”麻醉助力手术成功

2023-04-01 12:46:09 来源:浦东发布


(相关资料图)

88岁的张老伯今年年初摔了一跤,股骨粗隆骨折“碎成渣”。因身体状况欠佳,多家医院均无法收治手术,辗转来到了仁济医院。

张老伯入院检查后发现,他有新发的大面积脑梗、严重肺部感染、两侧胸腔积液、心功能不全以及低蛋白血症。此时,张老伯卧床不起,总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

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及时进行手术不仅能缓解局部疼痛,还能改善全身情况,是救治患者的最佳途径。然而手术风险较高,各项检查结果都提示着张老伯对麻醉的耐受力极差。

经综合评估,仁济医院专家团队会诊后决定为张老伯进行手术。

麻醉“第三只眼”给危重症患者希望

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风险高、损伤大、对麻醉镇痛要求极高。常规使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对心脏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诱导或者拔管可能会引起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对高龄、脑梗、心衰患者的风险极高,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循环衰竭、拔管困难、呼吸衰竭等意外。因此,常规麻醉方式对张老伯并不适用。

“我们有‘第三只眼’,可以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黄贞玲介绍,神经阻滞麻醉是在超声直视定位下将局麻药注射到支配手术部位的神经周围,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的一种麻醉方法。这种区域麻醉的方法能实现单腿麻醉的效果,对全身的生理影响极小,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微乎其微,对高龄、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尤为适用。

就这样,张老伯的手术成功了,一周后,就能下地走路。

黄贞玲说,神经阻滞麻醉这项技术,既“成熟”又“年轻”。“说它‘成熟’是因为这项技术很早就在临床开展,只不过之前的神经阻滞要么依靠体表定位,犹如‘盲人摸象’;要么使用刺激器引发相应肌肉活动来定位,但却增加了阻滞不全、神经损伤和不适感的发生率。说它‘年轻’,是因为影像学技术,尤其是超声技术的引进,使得神经能在无创的情况下被精准定位。”

有了超声引导,麻醉医生犹如拥有“第三只眼”,可视化操作大大地提高了神经阻滞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手术提供了新的麻醉思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