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以政采为笔书写稳经济促发展新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 吴敏
疫情、高温、地震、山洪等多重困难叠加,导致四川省2022年第三季度经济严重下滑。“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四川省通过攻坚行动的实施让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了一条由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其中,政府采购功效显著。“2022年,全省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045亿元,占比达到85%”被写进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四川省稳经济、促发展的有力举措之一。
降成本 提质效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为了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从政府采购中获得订单,四川省将政府采购货物、服务项目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2022年全年,四川省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045亿元,占比达到85%。同时,四川省鼓励采购人免收履约保证金,加大合同预付款比例,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超146亿元。
除了“明面”上的获利以外,中小微企业还从四川政府采购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体会到了便捷与温暖。比如,四川省正在推进的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有效地提升了政府采购治理能力,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
2021年,财政厅牵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的工作思路,启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这个平台覆盖省、市、县三级,集政府采购交易、监管和服务于一体,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22年4月,系统主体功能已上线,试运行情况良好,采购项目平均用时缩短30%。
平台运行以来,供应商纷纷表示,此举提升了他们参与政府采购的便利度,切实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四川凌云汇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因我司在全省范围内多个地市参与采购活动,此前我们的同事需要经常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负责投标工作的同事有时戏称自己是‘生活在高铁上的一群人’。而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上线后大大改变了这种窘境。投标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大家不用再来回跑。在制作响应文件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提供的响应文件制作工具,可以根据模板方便快捷地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上述负责人还补充道,随着线上开标方式的应用,公司在参与省内其他城市的项目投标时,业务人员无需赶赴开标现场,在线即可完成开标签到、投标文件解密和评标现场的磋商及承诺,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也进一步节约了公司的差旅成本。他举例说:“以往每个项目的投标成本少则1000元,多则5000元以上,在实现了电子在线投标后,2022年至少为公司节约了投标成本10万元。”
“政采贷” 注“活水”
四川省还号召各市州通过各种渠道向供应商大力推广“政采贷”政策,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我们本着‘财政引导,市场运行’的原则,依托政府采购合同,由银行向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供应商发放无财产抵押贷款。”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负责人介绍道,自推行“政采贷”政策以来,全省近50家合作银行积极参与,放贷规模逐年递增,累计发放贷款近6200户次,贷款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仅2022年四川发放“政采贷”合同2200余笔、贷款金额36.4亿元,同比增长51%。而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受益匪浅。据统计,民营企业贷款金额占比达83.4%,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金额占比达98.4%。
四川省通过“政采贷”政策稳定了经济,促进了企业发展,企业感受颇深。上述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一个都鸿源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鸿源)的例子。他说,这是一家提供市政环卫服务的中型民营企业。此前中标了2022—2024年四川省锦江区环卫保洁、环卫公厕、绿化和河道管护一体化服务项目,项目金额每年1685万余元。由于设备更新,当时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正在成都鸿源因为资金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公司通过四川省政府采购网站了解到了“政采贷”政策,“我们按照网站指引,向建行申请贷款,银行方面则根据我们中标情况,在两个工作日投放贷款840万元,利率低至3.5%。这笔钱真是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公司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