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永丰村的试验田里,试验新品种已经栽下。
每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都在忙碌中度过。校园里,又一届学生即将毕业,每一篇论文都需要仔细阅评。试验田里,插秧季已经到来,试验品种需要及时栽下。
眉山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这里有四川农业大学在四川的一个重要试验基地。试验田里,今年,马均带着学生们有了一些新规划。
首先是在水稻品种试验上。
6月,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秧苗正绿。今年团队一共栽种了79个试验品种,其中包括去年获得“稻香杯”表彰的25个优质品种。
79个品种,相比于去年试验的100多个品种,数量上少了许多。“但筛选变得更精准了。”马均说,这79个品种,在前期已经进行了一遍粗选,算得上优中选优。“今年的这一次试验,是为了大面积推广做最后的准备。表现突出的,明年就可以大面积推广。”
在品种选择上,也更聚焦了。在高产优质这两大基础标准之外,今年,团队重点选择了一批抗逆性更好的品种。抗逆性,指的就是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不利环境因素的能力。“今年我们尤其关注水稻抗高温和干旱的能力。”马均说,去年夏季我省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但一批品种的产量却表现突出。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做好品种储备,这一批品种也被纳入了今年的试验。
这几年,通过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很多。但在马均看来,大部分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表现相差不大。“同质化比较突出。未来的推广品种,还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比如抗逆性、绿色安全等。”
其次是在栽培技术上。
今年,团队重点规划了5个技术示范方向。精准条播、侧深施肥、绿色安全、智慧农机和直播稻除草技术,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减少种植成本。“比如精准条播技术,去年通过这项技术,我们试验田的亩产达到了850公斤左右,这已经是一个很高产的水平,并且用种量可以降低30%—40%。”马均介绍。
在马均看来,眼下,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已经成熟。要在生产上发挥关键作用,还需要加大力度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对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省级层面下达了具体任务。“今年省上推介了10个优质粮油‘当家品种’,要推广1000万亩以上。同时,全省还要集成30套适宜范围广、增产明显、绿色高效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实现水稻等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